在发展中创平安 在平安中求发展记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宏伟
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紧紧依靠农发区广大人民群众,迎难而上,合力拼搏,长期保持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。 2004年,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.7亿元,比2003年增长21.50%;工业总产值31.21亿元,比2003年增长59.69%,其中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26.03亿元,比2003年增长61.33%,利税总额2.51亿元;合同利用外资1.23亿美元,比2003年增长65.85%;实际到位外资6106万美元,比2003年增长65.84%;工业生产性投入12.6亿元,比2003年增长20%;自营出口4200万美元,比2003年增长26%;引进海宁市外内资7.48亿元;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1.48亿元。 2005年农发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,在招商引资质量上攻难点,在投资密度项目产出率上下工夫,在产业品位提升上下力气,在配套功能建设、优化发展环境上做文章,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海宁接轨杭州的前沿阵地、招商引资的主战场、杭州都市的后花园。 在平安创建工作中,农发区紧紧围绕“平安海宁”建设的总目标,着力推进“平安农发区”创建工作;统一思想认识,健全组织机构,狠抓工作落实;各有关部门思想上重视,行动上落实,全区上下不断为“平安农发区”做出努力。 根据《深化“平安海宁”建设考核体系责任分解》,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不断加强综合治理,落实信访责任制,配合各部门调处化解影响农发区稳定的各类因素。盐仓派出所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,合理安排勤务作息时间,科学运用警力,提高工作效率,促使警力向夜间倾斜、向路面倾斜、向案件高发地段时段倾斜,努力遏制发案势头,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,同时为切实转变警务工作作风,增强民警工作心责任心和主动性,将民警工作实绩和月考、季考、年度评优相挂钩,一改过去民警工作“领导派工制”,促使民警从“要我做”向“我要做”转变。 为进一步深入创建“平安农发区”,管委会通过黑板报、宣传画册等各种形式,积极宣传法律法规,使农发区广大群众自觉守法,主动抵制违法犯罪行为。管委会还对消防安全、生产安全及危险品的管理进行不定期的检查,有效遏制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。通过农发区上下的共同努力,到2004年底农发区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。
|